首页

优美之家论谈

时间:2025-05-26 01:03:10 作者:越南旅行商赴广西踩线 访胡志明旧居促旅游合作 浏览量:23177

  中新网成都2月20日电 (单鹏)四川报业博物馆20日在成都开馆,即日起向社会公众开放。

四川报业博物馆在成都开馆。(单鹏 摄)

  四川报业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历史悠久的锦江文化街区,馆内分为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两大展厅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区,首批展示了四川报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印刷设施设备等360多件。

观众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参观。 (单鹏 摄)

  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回顾了19世纪末以来巴蜀大地的报业发展历程。从展览可知,近代四川报业的发端与宣传维新思想有着很大关联。1897年,四川近代第一报《渝报》在重庆创办,这份报纸由维新知识分子、四川富顺人宋育仁创办,以救亡图存为己任。1898年,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这是成都近代第一报,也是四川维新派的主要宣传阵地。1898年,四川近代第一家日报《渝州新闻》创办,同样以宣传变法维新为宗旨。

  进入20世纪,四川地区报业迎来快速发展。1900年在成都创立的《算学报》是一份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的报纸,也是成都第一张科学性报纸。随后四川大地陆续出现了《川报》《新四川日报》《成都快报》《华西日报》等关注时政、社会的新闻报刊。1922年,四川党、团组织早期重要创建人及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人声》,这是四川第一份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首要任务的革命刊物。值得一提的是,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坚持出版报纸,这些报刊被称作“长征红报”。

  抗战开始后,四川报纸数量极大增长,集中为抗战呐喊。1937年,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的《告四川各界人士书》经中共组织同意后,交予刘湘认可,以《告川康军民书》为名在《华西日报》发表,成为川军出川抗战的宣言书。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报业扎根广袤大地,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传播先进文化、正确引导舆论的奋斗中不断成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两大展览凝聚了新中国成立后巴蜀大地建设发展的时代缩影,体现出报业对社会沧桑巨变和新时代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记录。

  “我们将努力打造一座不断‘生长’的专业博物馆,一个共建共享的文化空间。”据四川报业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四川报业博物馆将与四川乃至全国的报业和文博界同行携手共建,通过互动体验、数字展览、传媒研学等多种方式,探索更多的博物馆“打开方式”,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连通业界与学界的园地,呈现报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女教师哺乳期被违规调岗解聘案敲响法律警钟

洛阳10月5日电 (记者 韩章云)国庆假期,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面八方涌来的游客争相一睹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芳容”。龙门石窟研究院金牌讲解员马丁也迎来繁忙季,一天上上下下往返龙门石窟好几趟,向游客讲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上交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持续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居住在南开区泊江东里小区已有14年的李女士说:“在改造前,小区老人们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现在不仅多了不少座椅,这些座椅还能充电、连接手机放音乐,太高科技了。”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黑龙江: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作出新贡献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关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规程的发布将有助于规范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行为,有效防控分布式光伏建设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弥补分布式光伏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缺乏标准规程短板,规范分布式光伏建设管理。(完)

新锐作曲家安迪·秋保与沙盒打击乐团携《7·柱》带来炫酷音乐

渥太华公约》规定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并销毁此种地雷。据柬媒报道,柬埔寨是亚洲第一个主办《渥太华公约》审议大会的国家。

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硕果累累(专家解读)

连续降水也给这个农业大省带来影响。河南16日发布农田渍涝灾害高风险预警称,7月以来该省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部分农田土壤持续偏湿天数已超过5天,豫南局部地区超过10天。预计未来10天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暴雨落区重叠度高,且有一定极端性,全省大部农田渍涝灾害风险较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